0发表评论 多人都誤會以為IGFA只對拖釣運動有記錄,其實IGFA對各種釣魚方法及各類可垂釣魚種都有記錄及研究,而每一種魚都有其特定的魚具要求,如果超越IGFA所訂的釣具要求,便不能留名於IGFA的釣會記錄名冊內;但可以留名於IGFA國際魚業研究資料內。 拖釣魚竿IGFA以130磅作為其最高要求,而一般拖釣魚竿生產商分類如下: Tippet:20磅以下; Medium:20磅至30磅級; Med-heavy:30磅至50磅級; Heavy:50至70磅級; Stand-Up:70磅至130磅級拖釣用竿的竿頭是單向 後期隨船隻的發展,速度和遠洋性都大大提升,釣法也多源化,趣味性遠比世上留名更重要,要留芳百世,談何容易;在商業掛師下,滿足商業要求總好過滿足IGFA的要求,因此聰明的商人,終於走到IGFA的法律罅上,指出1939年所訂立的最高要求130磅只適合拖釣用,不合沈底用,而IGFA也轉移向魚絲打主意回敬各廠商,強調不論拖釣或沉底還是以130磅魚絲作為最高釣力,由於IGFA對沈底垂釣用魚竿放寬限際,因此沈底用的船竿出現了,而分類以 100號=12kg=26.4磅 沈底竿竿頭 沈底竿竿頭 100號沈底船竿=26.4磅=12公斤 200號沈底船竿=52.8磅=24公斤 300號沈底船竿=79.2磅=36公斤 400號沈底船竿=105.6磅=48公斤 500號沈底船竿=132磅=60公斤 800號沈底船竿=211.2磅=96公斤 鐵板路亞用的船竿竿頭 日本設計淺海船竿 很多人還有一個誤解,以為船竿上的磅數等如魚竿拆斷的磅數;事實上這數字是魚竿的反彈力,例如一支25磅魚竿,可以受超過25磅拉力而不斷,但滿弓後,其最高回彈力還是25磅。 SIC導環 要分辯拖釣用魚竿和沈底用魚竿,可先從竿頭開始: 拖釣用竿的竿頭是單向,其滑輪不能如沈底竿可左右作一定情度上的扭動; 拖釣竿的尾部把手處不是包軟膠便是用木做,因為拖釣竿是用手拿釣魚用;但沈底船竿的尾部把手處,一般都用金屬包著,因為沈底船竿不是用手拿著用(除非你想玩死自己),使用時不是插在戰鬥椅上便是裝在船竿架上; 拖釣竿一般大約由六尺半至七尺半,因為上魚時可能要用手拿,不能太長太重;而沈底船竿一般都是9尺或以上,因為使用時不需用手拿; 拖釣竿的竿尾有十字位可以插在肚頂上,但沈底船竿便無此設備; 沈底船竿一般都有失手繩環,但拖釣竿無,因為拖釣講求靈活性,以柔制綱,不像沈底船竿以硬打硬。 鐵板路亞用的船竿分為三大派,日式、台式和美式。台灣比香港的深海船釣發展早20年,其漁具生產商吸收了歐美和日本的經驗而自行發展出台灣式的鐵板竿。日式以重量輕作為大前題,竿身除了輕還相比下好柔軟,可受的鐵板不出250克;雖然如此,但日本的包裝宣傳及外型設計魔力,使人無法抵抗。 台式鐵板竿不但平,而且可承受600克或更重的鐵板,可說又平又抵用,但竿身重量非同小可。 美式在用料方面最好最花心思,甚至用上避彈衣材料。但外形和重量不及日本制那麼討好;價錢又不及台灣吸引,一般都好少擁躉選購。 鐵板路亞竿的最大特色是船竿中最輕,因為要長期拿; 由九尺至六尺半都有; 竿頭不會用滑輪; 把手處一定用上不滑手的軟膠,甚至裝上槍柄把手; 竿尾有十字位; 近幾年中國大陸隨經濟開放,生產船竿的技術也大大提升,而且價格更比台制的低處未算低。很多人都有疑問,是否物超所值? 要解開此疑團,我們先要了解船竿在船釣運動所當的國色。由於船釣都會用上申展能力差的布線或合成纖維絲,當大魚發狂所產生的蠻力,便要依*船竿去瀉力,這便是船竿的回彈力。在物理學上有所謂金屬疲勞,當船竿經常進行灣曲,回直,再灣曲時,也是考驗船竿的耐用性之一;而深海的咸度比較高,金屬導環對抗鹽性的要更高;加上烈日紫外線及晚上涼風的溫差,船竿表面的保護層及導環線要求更高。 如果平價大陸竿能符合以上各種要求,也不失為低用。但始終因為價錢問題,對船竿的重量,耐用性,用料,品質控制,外型設計也不可以要求高,但偶然買來玩一、兩次也無妨,長期及經常使用便應三思。 (原标题:深海船钓之渔竿篇(钓鱼竿))